记者 薛玉敏
9月25日,格力电器(26.56, -0.71, -2.60%)临时停牌,公司被爆正在接洽成立民营银行;9月23日,金发科技(6.21, 0.25, 4.19%)证实正与广州其他民营企业尝试联合设立民营银行。
通过各方渠道汇集的消息,《投资者报》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有意向开银行的企业已经包括腾讯、美的、新希望(11.58, 0.23, 2.03%)、吉祥航空、苏宁、奥康、报喜鸟(7.28,0.10, 1.39%)、红豆、中关村(6.19, 0.19, 3.17%)、正泰电器(22.37, 0.02, 0.09%)、雨润、三胞集团、沙钢集团、扬子江造船、华峰集团、凯乐科技(8.90, 0.25, 2.89%)、杉杉科技、阿里巴巴[微博]等20多家企业。
最近两个月,全国各地稍有实力的企业都纷纷发出要进军民营银行的意向。民营银行长长的申请名单上还在继续加长。
面对如火如荼的局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担忧:“我们很高兴看到民营银行放开,但是也要注意一些企业图谋不轨。目前资本市场上,只要沾上民营银行概念,股价就以涨停来反映,要防止他们圈一把钱就撤。”
筹建速度加快
早在今年上半年,政府就为放开民营银行准入吹风打气。
5月,银监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
6月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陆家嘴(23.94, -0.28, -1.16%)论坛上首次提出,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风险可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也将有重大突破。他称,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相关制度安排,防范道德风险,防止风险外溢。
7月,国务院很快就推出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各个场合发表讲话,支持民资设立民营银行,放款民间资本准入。
在若干意见的指导下,各省市的企业都按捺不住争相赶赴京城准备争取“金融牌照”。长江证券(9.12, -0.12, -1.30%)分析师邓二勇分析称,作为国退民进的重要一步,民营银行加入并加剧竞争,成为政策面可选的改革方向。
记者了解到,相比大多数企业仅是在筹备阶段,已经有10家取得了工商总局的名称预先核准,而且筹建速度明显加快。
10家公司分别是9月23日预核准的国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中联银行、锡商银行、苏宁银行、华瑞银行也已经获得工商总局的企业名称核准。9月以来已有5家民营银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不仅如此,就在今年的5月、6月及8月间,工商总局也曾核准前海银行、中储银行、华商银行、苏南银行及国融银行的名称。
由于未披露详细资料,记者并不能确定10家背后的股东。但是从名称上仅有几家可以大致猜测,苏南银行背后是江苏红豆集团,苏宁银行背后有苏宁云商(12.85, 1.17,10.02%),华瑞银行背后有华峰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银行仅仅是通过工商总局的名称核准,未来还需要经过银监会、央行等一系列审批核准后,才能最终成立。因此,首单民营银行究竟花落谁家目前还不得而知。
目前,温州、泉州、上海以及广东部分地区都在积极争取首批试点城市。郭田勇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今年在政策层面至少会设立一至两家民营银行。然后通过试点,再推向全国。”
存款保险制度有望明年推出
虽然各界掀起民营银行热潮,但尚未出台详细的操作细则和准入门槛。
《商业银行法》第16条规定,商业银行经银监会批准设立后,才能凭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而目前各企业的申请都停留在当地证监局层面。
哪些民营资本可以进入,对于股东又有什么规定?
有媒体报道称,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将会作为全国版细则的参考。
根据试点讨论稿,民营银行的门槛为民营银行需要一次性拿出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设立后视发展情况逐步增资。对于股东资质也有明确的规定,核心主业不突出且经营行业过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企业可能被排除在外。对于入股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的自然人参股也会受限制。
从目前的门槛来看,准入要求并不高:5亿元到10亿元的注册资本,很多企业都有能力达到,股东资质的审查也并不是很严格。
但问题是,民营银行酝酿许久迟迟未有行动,在于风险防范机制,准入机制都不明确;在于存款保险制度还未建立,利率市场化还没有真正完成。
郭田勇指出,民间资本一窝蜂搞银行,有可能出现关联交易,搞利益输送,办不好还有可能会把钱卷走,逃之夭夭,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非常必要。
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将会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市场上的声音认为,明年上半年就可能推出。
三种发展路径开始尝试
记者注意到,目前申请设立的民营银行有三种发展路径:一是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互联网平台,发展新金融业务,打造互联网金融,例如腾讯、中关村科技银行、阿里巴巴。他们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在线客户群体,有可掌握的交易数据和信息优势,能搭建出不同于银行传统模式的业务平台,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模式。
目前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有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即某些类型的网络信贷模式。2012年网络P2P信贷的规模扩大了10倍,两年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如果能有银行牌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银行业务将会大放异彩。
二是供应链金融。对于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企业,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可以帮助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上合作的企业募集资金。例如美的集团(43.24, 0.24, 0.56%)、格力电器。另外这些公司基本上是现金流大户,大笔的钱可以不再放在银行,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美的集团早有实践,旗下的财务公司能为上市公司提供存款、贷款、担保以及结算等金融业务。
平安证券[微博]分析师励雅敏认为,新创设的民营银行在建设初期应该更加紧密地围绕股东的业务上下游进行金融业务的开发,逐步拓宽业务范围。
三是村镇、社区银行模式。除了前两类,更多的银行是想模仿现有银行的经营模式,定位小微金融。例如杉杉控股的发展目标是尤努斯的国民银行模式,欲将其银行业务打造成为实体经济和中小客户服务的品牌商业银行,因此在名字的确定上,选择了“民众银行”。
警惕一哄而上风险
大批公司开足马力进军银行,无非是想找到下一个利润增长点,银行远超实体经济的丰厚利润是趋之若鹜的根本。但新成立的民营银行还能赚大钱吗?现实没有那么简单。
在8月初内蒙古的一次讲话上,民生银行(9.56, 0.08, 0.84%)董事长董文标提到,由于国内民营银行的数量和规模所占的比重都是非常低,发展大批民营银行,打破垄断是必要的。数据统计显示,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商行,377家农商行,还有147家农信社,基本上属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国企,占比高达95%,民营资本只有区区的5%。
但是他也提到,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要做好前三年到五年不赚钱的准备,银行天生属于大块头的行业。
例如草稿试点规定,民营银行可能会以信贷业务为主,以服务“三农”和社区银行的形式合法经营,并且原则上不在行政区辖外设立分支机构。这意味着新成立的民营银行在信贷业务上有区域限制,是社区银行,很难同全国性的银行竞争。
另一个风险是,随着市场利率化的推进,银行竞争加剧,不可能再有巨大的存贷利差,银行再也不能“躺着赚钱”。
董文标的建议是,现在很多城商行、农商行都非常好,你可以参股,总比自己单独开一家银行要有优势。
知名金融学家宏皓也提醒说,企业设立民营银行是把双刃剑,面临着人才、风险管理、技术、资本等诸多挑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就好像过去10年间上市公司争相涉足房地产,又有多少公司是获利巨丰呢?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还是要量力而行,建议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不要盲目将民营银行作为企业转型的上策,而是应该将精力放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上,做强做大最擅长的主业才是立足发展之本。”宏皓撰文说。
“眼下的资本狂欢,让人心忧,但愿民营银行最后不要只停留在纸面,或者玩新瓶装旧酒的概念游戏。”郭田勇警示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