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Time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最近網路流傳一篇梨和梨汁都有加速排出體內致癌物質功能的文章,引起很大迴響,不少人從此把梨納為最愛,三不五時就吃一顆,期能遠離癌症的威脅。國內中西醫師認為,自古以來,梨就是清熱解毒聖品,吃梨多少可排除體內有毒物質,為健康加分。這篇網路文章指出,韓國首爾大學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科教授楊美熙領導的研究小組,透過人體及老鼠的動物實驗,驗證吃梨和排出致癌物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以老菸槍為研究對象,連續4天內,每天都吃750 公克的梨,吃完再測小便中的多環芳香烴代謝物1-羥基苡含量。結果發現,吸菸6小時後再吃顆梨,血液中的1-羥基苡會經尿液大量排出;反觀飯後6小時不吃梨的老菸槍,經尿液排出的1-羥基苡含量,就明顯減少。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梨肉含有蘋果酸及果膠,既可降低膽固醇,也有預防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作用。此外,梨肉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腸胃疾病的發生率。
吃梨的方法不少。陳潮宗說,生吃梨最簡單,拿來就啃,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切片榨成梨汁,單獨飲用,或加澎大海、冬瓜子、蟬蛻、冰糖煎煮飲用,可收滋潤喉頭、補充津液之效;生梨加冰糖或蜂蜜,加熱熬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若將梨切片,加杏仁5錢、桔梗及川貝母各2錢、澎大海1錢同煮,則可治療傷風感冒。相較下,西醫對吃梨所產生的效果,就保守許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治療中心主任邱仲峰表示,醫界有多吃梨有助於排除結石的說法,卻無預防癌症的直接證據。
陽明大學醫學院環境暨醫學科代主任楊振昌則強調,致癌物質千百種,光降低1-羥基苡的含量,是否就能抑制腫瘤的發生?恐有疑義。不過,大多數蔬果都含有維生素C、E等抗氧化物質,多吃絕對有益健康。飯後吃顆梨,當然沒問題! 上完廁所後,發現剛剛嗯嗯的大便有血,顏色暗紅,可得小心!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發現,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患者似乎有年輕化趨勢,有些20多歲的年輕人出現血便,以為只是痔瘡,沒想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腫瘤已經大到五公分。
沙鹿童綜合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邱建銘表示,大腸直腸癌通常以中老年為主,平均占了八成左右,40歲以下患者則只有兩成,但近來年輕病例似乎正在增加。邱建銘研判,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國人飲食西化之外,也是重要原因,建議民眾平時應多吃具有高纖維的蔬菜水果,盡量少吃油炸、高脂等食物。
由於初期大腸直腸癌並無症狀,一旦等到肚子痛或是血便,大都已經進入了二、三期,平均存活率大都只剩四年左右。因此,邱建銘提醒,如果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就應該接受大腸鏡檢查,後者的篩檢率可高達九成以上。至於後續治療方面,邱建銘指出,對於癌細胞轉移的病患來說,化療新藥erbitus效果不錯,平均可以多延緩一年的存活期,只可惜,目前還需自費,一個月治療費用高達20、30 萬元之多。 邱建銘表示,由於該化療新藥效果確實不錯,健保局可能從下個月起將此標靶治療用藥納入健保給付,儘管給付範圍嚴格,必須對其他化療用藥無效者,方能使用。但對於經濟情況不佳的病患來說,已是一大福音。

No comments: